“数字化转型不是万能药,不同工业属性不同,数字化投入和发展基础、转型空间和难度等存在差异,要因业施策,分类推动。”中国信通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领域主席孙克近日表示,只有锚定“痛点”才能提质增效、加速产业变革。
当下,数智转型已成为建筑建材企业提升竞争力、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数智化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大风向。
孙克认为,在此浪潮下,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环节提升效率,及“从产到销”的全链条数字化成为建材企业新的价值锚点。“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还需经过信息化补课、数字化提升、智能化突破三个阶段。”
数据显示,中国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中,在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工厂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碳排放减少约12%。一些领域的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缩短约30%,生产效率提升近30%。由此可见,产业转型事关生产方式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重塑,科技创新是重要的变革力量。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要求建材产业推广新能源运输工具,通过新能源车辆替代传统燃油车,降低物流碳排放,构建绿色供应链。
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建筑材料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江源看来,建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应从加快细分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应用、推进关键业务场景数字化改造、探索数字化创新应用模式、提升数据管理能力、夯实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完善数字化转型创新平台、加快智能制造标准制修订、开展评估诊断与标杆培育等八个方面入手。
在建材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速推进的浪潮下,为解决建材物流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效率瓶颈、安全隐患和结算难题等挑战,恒盛集团商砼之家自主研发的“砼享物流——绿色建材新能源智慧物流一站式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该平台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建材产业新能源智慧物流‘滴滴模式’”陕西恒盛集团副总经理王博表示,这是商砼之家“数智化+绿色化”双轮驱动产业物流转型升级战略的关键落子。其以数智技术和共享模式为驱动,实现“车、桩、货、场、财”五流合一,提供运输需求和运力发布、运输全链安全监控、车辆智慧调度、数字结算等功能,重构“原料-生产-运输-作业”全链路服务体系,构建“数智平台+企业客户+承运商+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共享共赢的新生态。
“绿色低碳、智能高效、安全可控是核心理念,该平台构建了‘绿色低碳运力生态+全链路智能调度中枢+透明化协同交付体系+产融结合数字服务’的产业物流综合解决方案,推动全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发展。”王博称,这四大解决方案可精准破解行业物流“痛点”。
据王博介绍,绿色低碳运力生态解决方案,首创“车-桩-碳”一体化体系,提供多车型新能源车辆采购、完善充电站基础设施、提升车辆运营效率,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达标”;全链路智能调度中枢解决方案,实现新能源物流“一盘棋”管理,整合矿山、商砼运输、运力、项目等资源形成资源池,实现“人、车、货、桩”最优匹配,降低空驶率,缩短车辆平均等待时间,最大化释放车辆效能;透明化协同交付解决方案,让安全与结算可管可控,通过车载 IoT与区块链技术打造数字孪生监控体系,实时追踪车辆位置、主动安全异常预警,降低安全事故率,运输完成后自动生成电子运单,作为结算“数字凭证”解决对账乱、结算慢问题;产融结合数字服务解决方案,以产业运输场景为支撑,通过对多维数据资源的整合与价值挖掘,构建承运商信用评价模型,解决成本压力。
事实上,该平台的投用,将有效助力产业物流承运商等企业用户从“个体运营”升级为“生态伙伴”,实现接单稳定、成本降低、风控可控。同时,推动商砼及上下游建筑建材企业用户从“被动协调”转变为“主动管控”,使物流进度清晰可见、安全可靠、效率可管。对建材行业,砼享物流平台通过整合产业新能源物流生态圈资源,搭建起覆盖新能源运力网络、标准化服务、产业链金融的综合服务体系,构建起“生态协同、数字赋能、绿色转型”的发展新范式。通过科技链与产业链即“双链”深度融合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塑造建材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
建材产业是降耗减排的重要领域,物流作为产业链关键环节,新能源化升级是必然趋势。在全国清洁能源替换浪潮下,西安市全力推进2023年至2025年期间完成商混运输车辆清洁替代的专项工作。
“以平台的绿色低碳运力生态解决方案为例,‘砼享新能源’一站式服务平台精准对接以新能源车辆为核心的供需两端,一站式满足建材企业新能源应用多元化需求。”王博表示,如产业物流端升级使用新能源车,面临初期购车成本高、购车渠道少以及对车辆续航里程受限、电池寿命及可靠性存疑等认知受限问题。平台打通产业链需求端,一站式解决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使用需求。
此外,充电站基础设施不足是影响建材产业物流端升级使用新能源车的重要因素。“产业+商砼之家+充电站供应商”联合运营模式,打通业务闭环各环节,解决传统自建充电站成本投入高昂、建设条件受限、充电站利用率低等问题。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副主任杨三省表示,实数融合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建材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建筑行业的提质增效。“该平台通过数字技术打破传统产业的桎梏,展现了企业在数字经济赋能下的巨大潜力与发展空间,为全国建材行业提供了成功的转型经验。”(张远)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